据报道,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联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策划的木兰草原首届那达慕大会近日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草原景区开幕。
那达慕是蒙古族集体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中央和湖北省主要媒体报道后,各地游客对黄陂区“办好一届大会、打造一个品牌、促进一方发展”给予较高的期待。
一是那达慕大会首次引入湖北武汉,有利于两地促进文化的跨界交流与融合吉祥访app。二是活动以“武锡真情·遇见那达慕”为主题,契合湖北文旅宣传语“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的内涵,传递了民族团结响亮“名片”。三是助力黄陂区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以来南北各地跨区域合作联动,成为我国文旅产业中的一个“现象级事件”。就湖北而言,2024“相约春天赏樱花”暨湖北最美赏花季启动仪式期间,黑龙江文旅推介团队来到东湖樱园、黄鹤楼公园、楚河汉街等景点街区,展示春天里的“冰城”吉祥访app。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每年举行昭君文化旅游节,组织“昭君和亲路”沿线地区共同推动昭君文化旅游发展……
文旅融合是兼具文化属性和旅游属性的资源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融合发展,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物理叠加”,而是两种产业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工作机制的“化学反应”。跨区域文旅协作要突出三个重点,做到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更好地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突出文旅资源的盘活转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各自的特点:文化产业附加值高、融合性强,旅游产业消费体验性好、产业带动力强。文旅融合的底层逻辑就是以文塑旅、以旅兴文。跨区域文旅协作,自然要立足对同一区域内或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相关产业等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深度开发,有效改变文旅资源分散管理、各自为政、低水平开发的状态。为此,要首先调研谋划两个或多个不同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转化模式,寻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契合点,提升文化产业的旅游价值,同时赋予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比如,武汉市黄陂区此次举办那达慕大会,立足“叫好又叫座”,探索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文旅资源转化模式。
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在于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原真性。跨区域文旅协作,要聚焦彰显地方文化资源的差异性下功夫,寻求文化资源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内在连接点,挖掘本地特色产品的文化符号,进而以两地或多地文化资源的情感共鸣、身份认同和文化碰撞为结合点,促进文旅产品与商业供给创新,打造“文旅+”外溢效应,创新发展培育文旅跨区域联动的新动能,防止出现文旅资源开发的同质化竞争现象。比如,湖北省宜昌市推动昭君出塞和亲沿线省份具有昭君文化元素的经营主体成立昭君文化旅游联盟,从昭君出生地湖北兴山,到出嫁地陕西西安,再到和亲地内蒙古呼和浩特,沿途涉及鄂、豫、陕、甘、晋、内蒙古等6个省份,串联起13家5A级旅游景区,124家4A级旅游景区等高品质旅游资源,并在西安周边同“一带一路”交会对接。全长约5000公里的“昭君和亲路”辐射区域现有人口1亿多人、经济总量3万多亿元,成为新时代民族交融的典范和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突出机制化推进。文旅跨区域联动,看似文化和旅游发展要素区域间的顺畅流动,实则关乎配套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功能、营商环境等硬软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可从品牌共享、渠道互通、资源互补、营销共促、产业共赢等方面,着力推进不同区域间优势资源的互补,完善跨区域文化、旅游合作的协同机制,提升文旅跨区域协作的“顶层设计”能力。比如,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湖南五省签署《中华五岳省际旅游合作协议》《五岳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中华五岳省际旅游合作宣言》。四川省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构建“1+4+N”落实保障体系,设立22个联合专项组,建立川渝联盟30余个,吉祥访官方网构建走廊建设“一体化”协作体系。
强化跨区域文旅协作、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务求做到要“面子”更要“里子”。吉祥访官方网